济南市槐荫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对区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第20220176号“关于工业母机供应链代替进口难”提案的答复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3-01-24 浏览:68

  济南市槐荫区工业和信息化局关于对区政协十届一次会议第20220176号“关于工业母机供应链代替进口难”提案的答复

  近几年来,我局始终把中小企业发展“专精特新”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不断完善各种扶持政策,加大投资力度,工业经济保持了快速稳步发展。产业层次已由过去的机械加工、砖瓦建材、印刷等附加值低、科技含量低、效益低的行业,发展成为现在的具有一定附加值、科技含量、市场竞争力的交通运输设备制造、机械装备制造、农副产品加工、生物制药、电气器械及器材制造业等支柱产业。截止目前我区获得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荣誉称号企业60家;获得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荣誉称号企业81家。

  为支持槐荫区中小企业走好“专精特新”发展之路,我们将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加大资源整合利用,拓展工业发展空间。一是继续深入企业调研。掌握企业、特别是外迁企业需求,结合企业走访情况、辖区闲置资源情况和楼宇资源情况,建立全区中小企业信息数据库,研究制定发展都市工业、总部经济的对策。二是整合规划。按照大规划、大整合、大建设和市场化运作的要求,积极创造条件,探讨大整合的路子。针对建设用地匮乏的实际情况,搞好工业区内的村庄给与资源整合,在改善农村村民居住条件的同时,腾出部分建设用地,用于工业企业落户,积极推动德迈信息产业园厂房资源整合。三是找准定位。结合西客片区规划及市政基础设施建设,前瞻性地规划布局总部经济,较早地关注、研究和引导,积极探索发展总部经济、楼宇经济的方法和渠道。按照统一规划、科学定位、综合配套、资源共享的原则,合理布局都市工业,提升全区产业档次。

  (二)利用好多项政策,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支持。一是制定节能降耗专项资金使用办法。根据国家法律法规、上级文件要求和本区实际,进一步完善使用办法,尽快通过二次审定,争取节能降耗专项资金早日落实到位。二是重新修定区工业科技发展引导资金。原有的资金认定办法已不适合当前经济的发展形势,在重新修订的认定办法内适当加入对担保公司、高新技术研发、服务平台建设、总部经济发展规模经济发展等方面的引导扶持,切实发挥工业科技引导资金的导向作用。三是充分用活、用足上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信息化资金”、“节能专项资金”、“园区发展资金”、“太阳能设施建设财政补贴”、“进口设备抵税”、“资源综合利用返税”“中小企业过桥资金”等各级现有奖励、补贴、抵税、免税政策,引导中小企业进行技术升级,鼓励企业技术改造引进先进适用技术,改善提升装备水平;进行节能减排,降低能源消耗,切实在企业膨胀规模、科技创新、产品结构、提升市场凝聚力、节能降耗、资源综合利用上起到导向作用。四是举办银企业对接会。积极与金融和担保机构衔接,充分利用好银行贷款的多种模式,如通过私人资产抵押、原材料或生产成品抵押等,进一步做好产业引导基金、小贷公司、财政担保、融资担保、商圈融资平台建设,研究探索支持轻资产、零资产企业融资新方法,缓解企业发展的资金不足问题。

  (三)发挥龙头企业作用,推进产业链发展。依托现有的智能制造优势产业链为基础,发挥济南二机床集团有限公司等龙头企业、关键节点企业品牌作用,推进产业链上下游中小企业配套协作,通过引进相关产业领域的好企业、好项目,促进产业集聚。引导和鼓励优势知名企业向其熟悉的纵深领域发展、做大做强,让现有存量中小企业留得住、发展好,推动产业链上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

  (四)促进信息化发展,推动企业两化融合。积极抓好信息产业发展和重点企业的信息化应用,大力宣传两化融合的重要性和上级扶持政策。依托龙头企业,推进两化融合;依托园区建设,推进软件、动漫产业发展;依托新城建设,推进信息服务业的发展;依托产业调整,推进新型工业发展;依托电子信息平台,推进资源信息共享。

  (五)多措并举,促进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设立中小企业成长专项资金,支持企业加强技术创新,推动技术和产品升级,促其尽快成长。2、组织实施“企业家素质提升培训专项计划”把优秀企业家的开拓精神、前瞻意识、战略思维、先进理念、丰富阅历、实践经验传授分享给更多企业,推动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3、开展“手拉手”企业协作配套专项行动。鼓励和引导中小微企业专注于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融入龙头企业供应链,加强与龙头企业协同创新,抱团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