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行业“企业管理提升专项行动”首次走进东北 中机企协在连召开冰山管理创新推广现场交流会
作者:admin 发布时间:2022-08-29 浏览:133

  机械行业“企业管理提升专项行动”首次走进东北 中机企协在连召开冰山管理创新推广现场交流会

  关键词:东北 中机企协 冰山管理创新推广现场交流会 机械行业 “企业管理提升专项行动”

  摘要:2022年8月18-19日,由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主办、大连冰山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企业管理提升专项行动”——冰山管理创新推广交流现场会在连召开,这也是该项活动举办以来首次走进东北,走进大连。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为大连冰山集团颁发“机械工业现代化企业管理大连冰山示范基地”。这是30多年来获此殊荣的第七家企业。

  2022年8月18-19日,由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主办、大连冰山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企业管理提升专项行动”冰山管理创新推广交流现场会在连召开,这也是该项活动举办以来首次走进东北,走进大连。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为大连冰山集团颁发“机械工业现代化企业管理大连冰山示范基地”。这是30多年来获此殊荣的第七家企业。

  中机企协于中赤会长、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大连市等相关领导出席了冰山管理创新推广现场交流会并讲话。来自全国机械行业的百余家近200名企业负责人、管理人员和专家到会参加交流。大会由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常务副会长杨一平主持。

  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罗大午处长在致辞中指出,冰山集团管理经验是非常具有典型性的成果经验,我们委托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组织召开现场交流会,推广冰山集团的经验,希望能为广大企业提供有益的借鉴。

  罗大午处长给企业家和企业管理工作者提出了三点建议和两点希望。他希望冰山能够在前期探索的基础上,持续挖掘,以管理创新为企业进一步构建行业在全球性地位注入强劲动力;希望参会的企业代表认真学习企业管理创新经验,并结合自身实际加以实践,不断提升企业管理水平。

  大连市委常委、市总工会党组书记、主席徐广湘表达了对参会的全国各地的企业家的欢迎和对本次活动的肯定。她向大会介绍了大连2022年上半年稳步增长的发展局面和良好的营商环境。

  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会长于中赤在致辞中介绍了开展本次交流会的目的和原因。他指出,专项组织交流活动目的就是通过对标学习,加强企业之间管理创新成果的交流互动,共同探讨企业管理创新的方向,推动企业实现行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

  中国机械工业企业管理协会常务副会长杨一平高度肯定了冰山集团。他说,大连冰山的管理实践,特别是在体制机制的创新上面,和企业文化的持续打造上,有着可供行业推广学习的重要价值,也是一个企业基业长青的动力所在。

  疫情多点频发防控常态化、国内国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大、制造企业经营课题增多、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创新管理、提质增效,是企业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提升制造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重要举措。

  为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引导企业创新管理提质增效的指导意见》,受工业和信息化部产业政策与法规司委托,2022年机械行业“企业管理提升专项行动” 在全国寻找世界级企业,推广其经验,推动行业企业管理水平提升和发展,这是推动中国制造业由大到强转变核心的工程,最终选定在大连冰山集团有限公司举办管理创新推广交流现场会。冰山集团是中国制冷行业30年来的领军企业。近年来,冰山集团通过持续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推进战略转型升级,成功实现了老字号的改造升级和新字号的培育壮大,走出了冰山特色发展的新道路。

  本次现场交流活动内容包括冰山集团发展路径与动能、老字号转型升级、新字号培育壮大、服务性制造、文化传承与创新等维度的发展模式、管理创新、案例经验分享,与会代表现场交流,参观工信部授予的冰山冷热国家级科技创新示范企业、冰山服务国家级服务性制造示范平台、冰山慧谷智慧创新园区以及涡旋压缩机领军企业松下压缩机等内容。

  冰山集团董事长纪志坚在会上分享了冰山创建百年企业的经营管理经验。他以“引领创新 创造价值─冰山集团创新发展的路径与动能 ”为主题,介绍了冰山集团92年发展历程,汇报了冰山战略转型升级、寻找新动能、发展新事业的阶段性成果和冰山百年的战略施策,从产品技术创新、事业创新、模式创新、体制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做了管理经验分享。冰山冷热、冰山服务、冰山松洋以及冰山慧谷等企业代表,结合各自事业发展领域,做了“冷热平衡、节能减碳,助推冰山老字号转型升级”“智慧互联 数字赋能助力冰山制造服务化延伸” “寻找新动能跨界不越界打造生物科技冰山新字号”“一本多元,多维赋能,冰山品牌文化的传承与创新”主题交流,介绍了企业发展的新经验和新成果。

  钢铁行业是节能减排关注的重点领域,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已经发布了《中国钢铁工业低碳技术路线图》,我国钢铁行业要牢牢把握绿色发展这个重要主题,坚定不移地推动超低排放改造,坚定不移地实施节能降耗,坚定不移地促进低碳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