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后,渝北第一时间研究制定工作方案,通过分步有序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渝北正有序恢复城市“烟火气”,逐步回归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12月1日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后,渝北第一时间研究制定工作方案,通过分步有序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渝北正有序恢复城市“烟火气”,逐步回归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指导帮助复产,保持了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在本轮疫情之初,渝北就成立了由2名区领导牵头,相关部门、园区、镇街联动的工业企业保生产工作专班,241家规上工业企业中,长安渝北工厂、OPPO、天友乳业等171家企业保持闭环生产,在岗员工超过4万名,基本稳住了产业链、供应链。这两天,我们进一步落实专人“点对点”服务,协调解决企业员工返岗、原材料供应等问题,指导企业闭环复工和扩大生产,新复工规上工业企业22家,累计193家、复工率91%,产能达到95%,预计明日内将实现愿复即复、能复尽复,逐步实现达产满产。
●分类分步复商,有效满足市民生活所需。坚持“白名单”制度,分组包片、下沉一线,现场指导生活物资企业和民生服务行业复商复市。
到11月4日12:00,41家大型超市已恢复营业33家,16家电商平台全部营业,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理发店、便利店、药店、肉菜店、水果店等已恢复90%,除密闭场所和聚集性活动继续暂停外,全区11家商业综合体已恢复营业10家,45家加油站全部恢复营业,39家汽车4S店已恢复营业27家。预计明天,将全面实现复商复市。
同时,为切实保障市民正常出行,今日全区轨道交通站点已恢复运营29个(占比62%),城区公交已恢复运营。明天,轨道站点、城区公交将全面恢复。
●全力推动复工,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实行重点项目复工、运转、投资、卡点“四张清单”管理,动态监测项目复工、人员返岗、机具运转、防疫物资储备、材料供应等情况,及时协调解决难点卡点。
到11月4日12:00,29个市级在建重大项目中,15个已经复工,人员返岗率64.7%;111个区级在建重点项目中,41个已经复工,人员返岗率60.8%。目前,正在抓紧指导72个项目开展复工前自查备案,3天左右将全面复工。
●综合施策帮扶,支持企业正常生产。全力保障企业运输渠道畅通,加强水电气等要素供应,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复工复产,帮助企业加快发展。
加强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纾困帮扶,落实好减免租金、缓缴税款等纾困政策,助推企业尽快恢复元气、良性发展。
积极协调驻区金融机构,对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实行延期还本付息,不抽贷、断贷、压贷,并建立企业融资快速审批机制,保障企业复工融资需求。
接下来,将分级分类推进,协助和引导市场主体做好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生产安全工作,把疫情损失尽力找补回来,让渝北全方位活跃起来!
温馨提示:微信搜索公众号【重庆本地宝】,关注后回复【渝北疫情】获渝北每日新增数据、进出渝北政策、解封消息、线上买菜、防控咨询电话、疫情补助等
经专家研判和区疫情防控工作指挥部研究,并报经市疫情防控指挥部同意,解除九龙坡辖区部分疫情高风险区。
2022年12月2日,长寿区新增报告4例确诊病例(确诊病例1-4)和16例无症状感染者(无症状感染者1-16)。
12月3日0—24时,重庆市长寿区新增本土确诊病例7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25例。
经市、县两级专家组研判和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研究,并报请市疫情防控指挥部批准,将我县部分高风险区调整为低风险区
经县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组织县级专家综合研判,决定新增划定巫山县相关疫情风险区,自2022年12月2日12时起执行
根据当前疫情防控工作需要,请12月1日、2日、3日08:00-18:00到过中昂新天地营销中心及门前院坝的市民朋友,立即主动向所在社区(村)报备,12月4日、6日各开展1次核酸检测
自2022年12月4日0时起,调整部分疫情风险区域风险等级,具体点位详见正文介绍。
2022年12月2日,梁平区新增报告3例确诊病例(确诊病例1-3)和206例无症状感染者(无症状感染者1-206),均为隔离管控人员。
12月3日0—24时,重庆市梁平区新增本土确诊病例2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10例。
12月4日起,解除对东城街道金华丽苑12栋、黄金海岸3栋、4栋、5栋,西城街道南商新天地3栋、西街佳苑16栋,南城街道上海城13栋的高风险管控措施。
12月3日0—24时,重庆市南川区新增本土确诊病例1例,本土无症状感染者14例。
2022年12月3日,南川区新增报告1例确诊病例和14例无症状感染者,活动轨迹详见正文。
【导语】:12月1日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后,渝北第一时间研究制定工作方案,通过分步有序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渝北正有序恢复城市“烟火气”,逐步回归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12月1日市委常委会扩大会议后,渝北第一时间研究制定工作方案,通过分步有序复工复产、复商复市,渝北正有序恢复城市“烟火气”,逐步回归正常生产生活秩序。
●指导帮助复产,保持了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在本轮疫情之初,渝北就成立了由2名区领导牵头,相关部门、园区、镇街联动的工业企业保生产工作专班,241家规上工业企业中,长安渝北工厂、OPPO、天友乳业等171家企业保持闭环生产,在岗员工超过4万名,基本稳住了产业链、供应链。这两天,我们进一步落实专人“点对点”服务,协调解决企业员工返岗、原材料供应等问题,指导企业闭环复工和扩大生产,新复工规上工业企业22家,累计193家、复工率91%,产能达到95%,预计明日内将实现愿复即复、能复尽复,逐步实现达产满产。
●分类分步复商,有效满足市民生活所需。坚持“白名单”制度,分组包片、下沉一线,现场指导生活物资企业和民生服务行业复商复市。
到11月4日12:00,41家大型超市已恢复营业33家,16家电商平台全部营业,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理发店、便利店、药店、肉菜店、水果店等已恢复90%,除密闭场所和聚集性活动继续暂停外,全区11家商业综合体已恢复营业10家,45家加油站全部恢复营业,39家汽车4S店已恢复营业27家。预计明天,将全面实现复商复市。
同时,为切实保障市民正常出行,今日全区轨道交通站点已恢复运营29个(占比62%),城区公交已恢复运营。明天,轨道站点、城区公交将全面恢复。
●全力推动复工,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实行重点项目复工、运转、投资、卡点“四张清单”管理,动态监测项目复工、人员返岗、机具运转、防疫物资储备、材料供应等情况,及时协调解决难点卡点。
到11月4日12:00,29个市级在建重大项目中,15个已经复工,人员返岗率64.7%;111个区级在建重点项目中,41个已经复工,人员返岗率60.8%。目前,正在抓紧指导72个项目开展复工前自查备案,3天左右将全面复工。
●综合施策帮扶,支持企业正常生产。全力保障企业运输渠道畅通,加强水电气等要素供应,推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复工复产,帮助企业加快发展。
加强对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纾困帮扶,落实好减免租金、缓缴税款等纾困政策,助推企业尽快恢复元气、良性发展。
积极协调驻区金融机构,对受疫情影响的企业实行延期还本付息,不抽贷、断贷、压贷,并建立企业融资快速审批机制,保障企业复工融资需求。
接下来,将分级分类推进,协助和引导市场主体做好疫情防控、复工复产和生产安全工作,把疫情损失尽力找补回来,让渝北全方位活跃起来!